自动分选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整合机械输送、传感检测、信息处理和执行机构等系统,实现对物料或产品的自动识别、分类和筛选。其核心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:
物料输送
待分选的物品通过传送带、振动 feeder 等输送装置,被有序地送入分选区域,确保物品之间保持一定间距,便于后续检测。
传感检测
利用各类传感器(如视觉传感器、重量传感器、金属探测器、颜色传感器、尺寸传感器等),对物品的特定属性(如外观、重量、成分、尺寸、颜色等)进行检测。例如:
视觉传感器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产品是否存在瑕疵;
重量传感器精准测量物品重量,区分合格与超重 / 欠重产品;
金属探测器可识别物料中混入的金属杂质。
信息处理与判断
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被传输至控制系统(如 PLC、工业计算机),系统将检测数据与预设的分选标准(如合格阈值、类别参数)进行对比分析,快速判断物品应归属的类别(如合格 / 不合格、不同等级、不同规格等)。
执行分选动作
控制系统向执行机构(如气动推杆、气流喷嘴、翻板、分流挡板等)发出指令,当物品到达分选位置时,执行机构动作,通过推、吹、拨等方式将物品导入对应的通道或区域,完成分选。
后续处理
分选后的物品分别进入不同的收集区域,实现合格与不合格品、不同类别产品的分离。
简言之,
自动分选机通过 “输送→检测→判断→分选” 的闭环流程,替代人工完成高效、精准的分类工作,广泛应用于食品、医药、物流、矿业、电子等领域。